截至9月5日,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今年接待海內外游客超過300萬人,相比2019年提前42天,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白天游古村、品美食、觀民俗,夜晚賞夜景、看演出、住民宿。皖南古村落不僅白天“出彩”,晚上更“出圈”。
6月10日,游人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安徽黟縣宏村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施亞磊 攝)
今年以來,黟縣緊緊圍繞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定位,精心打造高顏值的“畫里鄉村”、高價值的“國際鄉村”、高品質的“和美鄉村”,推進旅游高質量發展,打響“大黟山”品牌建設。
以當地文化底蘊為“線”串起整片區域,通過內在文化引領,打造多元產業整合。在內容、產品和體驗上頻頻出新,突出精品示范,挖掘徽文化內涵,推進文化產品的產業化、市場化、規?;?。推出“微旅游”“自駕游”“鄉村游”“美食游”等,開發民宿游、研學游、養生療養等應季新業態,打造“黟宿美居”品牌,依托黃山悅榕莊、域見秀里、奇墅湖酒店、自在谷提供各類會議服務。
這是黟縣西遞春景(無人機照片,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杜宇 攝
在發揮資源特色優勢打造多元業態的同時,黟縣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出臺《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創立西遞宏村保護基金,加強專職消防隊管理,建立健全24小時巡查管理機制等,做到古民居保護與傳承利用良性循環,永續發展。
自發展旅游業以來,黟縣通過開展環境整治、實施“五微行動”、建設最美風景道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形象。同時落實黃山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部署,將皖南古村落打造為“席地而坐”示范點,在景區品質提升、日常管理、設施建設、服務質量、業態打造等方面深耕細作,打造“看得見、摸得著”的“席地而坐”最佳示范鄉村客廳。(何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