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巢湖市烔煬鎮中李村,74歲的“雙拐老師”梁邦定家喻戶曉。拄拐40多年,堅守三尺講臺,三次患癌,從未放棄。即便是退休了,他也沒有閑著,從2014年開始,主動請纓擔任當地留守兒童學校和老年學校的負責人,服務“一老一小”,從未要過一分報酬。談及這一切的初衷,他說,“為的是圖一個心安?!?/p>
退休后,“雙拐園丁”重上三尺講臺
中李村的村民都知道,“雙拐園丁”梁邦定有兩個家。一個是與妻子、兒女組建的溫馨小家,另一個則是由村里的“一老一小”群體組成的公益大家。10年來,梁邦定投入了大量熱情、心血和精力,用愛溫暖著公益大家庭每一個人的心。說起與學校的聯結,梁邦定打開了記憶的匣子。
上世紀70年代,由于當地小學急缺老師,梁邦定被招進了學校。因為原本就有一定興趣,所以在接觸了教學崗位后,梁邦定更是深深愛上了這個職業。從那時起,教書育人對于他來說,就已經成了要一直堅持的事。1979年,因為一場意外,梁邦定的左腿不幸患上皮膚癌,由于病灶的侵蝕,最終導致截肢。自此,他拄上了雙拐,但卻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堅守三尺講臺。
2009年前后,梁邦定光榮退休。退休后,本可以與老伴過著悠閑的日子,但當看到村里不少孩子節假日無所事事,特別是一些留守孩子無人照看、疏于管教,梁邦定心里很著急。2014年5月,在巢湖市、烔煬鎮關工委、團委及中李村的通力協作下,中李村留守兒童學校掛牌成立,梁邦定主動請纓義務擔任學校的校長。
同年9月,中李村老年學校在南湖方村文化廣場掛牌成立,梁邦定同樣主動擔任負責人。自此,他成了“一老一小”學校的“雙校長”。從那個時候開始,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大家總能見到一位身材高大、拄著雙拐的老人,跟年輕的大學生志愿者們一起,為留守兒童和老人們忙前忙后。
“小孩子正處于三觀逐漸形成的階段,如果缺乏教育和引導,可能會對以后的生活有影響。我教了一輩子書,也放不下這三尺講臺?!绷喊疃ㄍ嘎?,留守兒童學校辦到現在,10年里,這里已經走出200多名學生,其中有六成考上了大學。老年學校的學員也累計超200人??吹胶⒆觽冇谐鱿?、老年人們樂享幸福晚年,梁邦定的心里很是欣慰。
把家搬進學校,
把學生看得比兒女還重要
左腿截肢之后,拄著雙拐行動總有不便。為了更好地服務孩子們,留守兒童學校成立沒多久,梁邦定與愛人張澤鳳就把家搬到了留守兒童學校里。學校是一排平房,有教室、圖書室、休息室、辦公室、餐廳。平房前的空地上,有籃球筐、乒乓球桌,平房后方,則是梁邦定的小家。屋子里,不過是一張床、一張書桌、一臺電視等簡單的生活物品。
留守兒童來學校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周末和節假日。每到這些日子,梁邦定總是早早起床,拄著雙拐進教室,整理桌椅,打掃教室,為孩子們燒好開水,為高校志愿者們提供后勤服務?!罢Z文、數學、英語、繪畫、音樂、體育、科學等應該開設的課,我們基本都開足開齊?!弊粤晻r,梁邦定會坐在教室后排關注孩子們的情緒,及時幫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到了飯點,張澤鳳也會來到學校幫忙準備飯菜。時間久了,她不知不覺也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家小孩。孩子們總喜歡叫梁邦定“梁爺爺”,而他也早已把孩子們當成“孫兒孫女”。女兒梁媛媛開玩笑說,“父親把學生看得比我還重?!?/p>
在女兒梁媛媛的印象中,為了學校里的孩子們,梁邦定經常顧不到家。但對于父親堅持的事,她表示支持。張澤鳳對老伴也很支持,“這些都是他喜歡做的事,而且還能幫助別人,我們肯定全力支持。如果讓他停下來在家里歇著,他肯定也渾身不得勁?!?/p>
三次患癌、十幾次手術,
教育帶來另一種“健康”
兩所學校成立以來,梁邦定嘔心瀝血,一心撲在孩子和老人身上,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駕護航。他也被留守兒童和志愿者親切地稱為“梁爺爺”?!岸嗵澚肆豪蠋?,我們家孩子節假日里學習和生活才有了著落,在外工作的家長們心里都踏實了?!碧崞鹆喊疃?,村民們總是感激地說。
而由于工作勞累,梁邦定的身體每況愈下?;及┙刂?,2014年12月,梁邦定又被診斷為鱗狀細胞肺癌,可術后僅休養了一個月,他便重返學校。2019年2月,他又因膀胱癌住院手術,如今每天都要掛著尿袋。身邊的親朋好友心疼不已,勸他放下學校的事務居家調養??缮晕⒒謴秃?,他仍然守護在“一老一小”身旁。
今年1月,梁邦定再次因病情需要住院。手術前,由于放心不下留守兒童學校的開課事務,他拄著雙拐走到中李村為民服務大廳,和村干部們商議完孩子們的“頭等大事”開課表后才去住院。出院后,又心急火燎地拄著拐杖,趕回學校。
梁邦定坦言,這些年,最大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健康?!叭位及?、上了十幾次手術臺,刀疤太多了,可以說是死里逃生?!钡珜τ谒?,留守兒童學校和老年學校這兩個平臺,在帶來一定負擔的同時,卻也給自己帶來了“健康”。每次忙于學校的事務,好像就忘記了病痛,心情也很舒暢;只要看到孩子和老年人們,勁頭就大了起來,嗓門也高了?!白屵h方的父母安心在外,為留守兒童送上關愛?!绷羰貎和瘜W校的教室墻上,這兩行字成為他的動力。
經常和孩子們在一起,他覺得自己也成了一個“老小孩”。近10年來,梁邦定沒有要過一分報酬,為了照顧好留守兒童,還拿出自己的獎金和退休金,幫助有困難的孩子,“我不圖名也不圖利,這么堅持,我圖的就是一個心安?!?/p>
“只要還站得動,
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有時候我生病告假,有的老人甚至不愿意去上課了。我返校后,他們紛紛過來,說在家一直盼念著我身體健康。還有的孩子上了大學,回來看我?!彼男睦锞陀X得暖暖的、甜甜的。
何蕾是巢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七彩課堂”支教團的一名成員。從大一到大三一直在留守兒童學校參與志愿服務。在她眼中,盡管身體不好,梁校長卻能堅持做有意義的事這么多年,實在令人尊敬,也值得學習?!懊看蝸碇Ы?,梁校長總覺得我們不容易,讓我們不要太辛苦,其實,他才是最不容易的那個人?!?/p>
學校里的一對雙胞胎姐妹許桓新、許桓辰也直言,覺得梁爺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就像親爺爺一樣對大家好?!敖處煿澋搅?,希望梁爺爺身體健康,天天開心?!蹦壳?,留守兒童學校共有近30名學生。梁邦定常打趣,自己實際上教了四代人?!昂⒆觽?,孩子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我這里念過書,曾爺爺、曾奶奶可能也在我們的老年學校?!?/p>
這些年,各種市級、省級、國家級榮譽接踵而至,這些梁邦定都不在乎。談及未來,梁邦定感慨,“我是人民教師,也是共產黨員,只要身體還允許,還站得動,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p>
(記者方佳偉 任海怡/文 王浩 吳翰林/攝)
【記者手記】
向堅守者致敬!
“一老一小”兩所鄉村學校,是留守兒童的成長驛站,也是村中老人的快樂天地,同時,也是梁邦定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梁邦定會暫時地忘卻身體的病痛。拄著雙拐的七旬老人,退休之后,還在十年如一日發光發熱,無私奉獻,令人欽佩。
他既是留守兒童學校校長,又是活動參與者,還是后勤人員、護校員。
把自己的辛勤指數,當成孩子們的幸福指數,這是他的目標。三尺講臺,兩條木拐,一生為愛,這是對他最好的概括!向堅守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