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參加技能競賽的目標就是奔著獎金去的嘛?!比珖逡粍趧营務芦@得者、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公司工程師姚金健略顯“實在”的話,說得大家都笑了。
“但創新并沒有因為拿到獎金而停止?!庇腥瞬逶??!笆堑?,可別小看最開始幾千元的獎勵,很可能創新的‘一池春水’就這樣被激活了?!币鸾√寡?。
近日,一場圍繞技術創新的座談會在位于安徽省合肥新站高新區的安徽元琛環??萍脊煞萦邢薰九e辦,區里的8位勞模工匠圍繞著創新打開了話匣子。而每每談到創新的氛圍,大家都會把話題轉到新站高新區總工會大力開展的職工“五小”創新活動、勞動和技能競賽上。
把創新當作一種使命
合肥京東方液晶顯示電路研發科長周留剛回憶,自己最開始的創新只是為了讓工作更方便,在這個過程中,他意識到“區別于以往的改進都是有意義的”,這讓他增添了動力。
他通過創新研發,對電視液晶屏的技術參數進行標準化整合,從而提高電視主板的兼容性,降低液晶電視的系統成本。這項創新成果讓他拿下了合肥市第七屆職工技術創新獎特等獎。
“當意識到我們作出小小創新的改變,都可能直接影響到大家的生活,我覺得這就是創新的動力?!彼f,現在自己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企業制定一項行業標準。
如果說一開始創新是為了獲得物質獎勵,那么隨著創新工作的深入,大家對創新的認識更加深刻,理解也更透徹。而對于面向市場的企業來說,創新也意味著一種使命。
“我們遇到問題需要創新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去不去解決,而是考慮要分幾步解決?!焙戏蕵穭P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高性能膜材料研究所涂層研究室主任孫月說,“這就是搞技術創新的人共同的思維?!?/p>
“一切正在明顯改變?!卑不帐趧幽7?、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趙瓊有切身感受。她說,“最開始的創新成果評選,公司幾乎沒人申報,但最近幾年,公司職工都在打聽這件事,以至公司不得不‘忍痛割愛’篩選掉很多不錯的技能創新項目,選取最優的推薦申報?!?/p>
創新種子早已埋下
對于合肥新站高新區的勞模工匠而言,創新的種子其實早已埋下,只待一場“及時雨”的澆灌。其中,“五小”活動創新成果評選、勞動和技能競賽成為技能創新的催化劑。
合肥新站高新區總工會主席季紅軍介紹,近年來,新站高新區總工會聚焦龍頭企業,緊盯關鍵環節,強化人才培養,大力推動職工“五小”活動創新成果評選,累計征集優秀職工創新成果1158項,成功獲評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成果432項,在全市職工技術一至八屆創新成果獎中獲獎113個。
“此外,今年全區計劃開展各項技能競賽80多項,組織參與人數2.5萬人?!奔炯t軍說,無論是職工“五小”活動創新成果還是技能競賽,都是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在新站高新區總工會的帶動下,各企業圍繞生產經營的重點和難點,組織一線職工,立足一線崗位,解決一線問題,重點推進產品、服務、工程質量效益提升,落后技術設備改造,過時工藝流程優化等。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益的同時,提高職工管理服務水平。
在此基礎上,“痛點”即“靶點”,“點子”變“金子”,人人想創新、人人可創新和人人爭創新的局面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逐步形成。
創新之花四處綻放
“創新氛圍怎么營造?不僅上下要有干勁,還要有人鼓勁?!焙戏适袆趧幽7?、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長于學習不僅自己積極參與創新,還成為一名“講創新故事的人”。
在他看來,廣大職工中不乏創新熱情與奮斗的故事,但宣傳力度和效果還不足,為此,他致力凝練總結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已形成的或計劃形成的優勢成果,編寫企業創新創業故事,擴大企業影響力。
創新者主動“講創新”,管理者大力“謀創新”。對于企業來說,創新往往與市場需求和客戶需要牢牢綁在一起。安徽元琛環保技術總工周冠辰對此很有感觸:“想得到、做得到、有價值,這是我理解的創新?!?/p>
憑借“NPS針眼熱熔密封技術”,周冠辰獲得2021年第二屆合肥市職工“五小”活動創新成果獎一等獎,隨后還被評為“合肥工匠”。
“我們公司創新設置從生產一線到研發一線,再到市場一線的‘三線’管理模式,讓不同崗位的人才都經歷‘跨界’歷練?!痹…h??偨浝砹貉啾救艘彩呛戏适袆趧幽7?,她告訴記者,公司通過“股權激勵、英才獎勵、模范先鋒、崗位標桿、精益標兵、帶薪國外學習、師帶徒獎勵”等多種方式,激勵職工在工匠之路上不斷前進。
讓“藍領職工”成為創新主力軍,讓職工“五小”活動創新成果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在合肥新站高新區,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記者 陳華 本報通訊員 施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