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9月15日電(劉曉君)9月15日,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安徽省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安徽省公安廳牽頭,聯合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自今年7月起,開展為期5個月的打擊破壞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行動以來,共立案偵辦刑事案件15起,已恢復耕地林地1000余畝,打擊成效明顯。
發布會上,安徽省公安廳副廳長劉海石就全省公安系統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工作開展情況做詳細介紹。近年來,安徽公安系統創新工作舉措,逐步形成了行政、刑事、監督一體化打擊格局,開啟了打擊耕地、林地違法犯罪主動高效新局面。今年以來,全省共立案偵辦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50起,同比上升27%。
加強組織領導 推進工作規范開展
2022年6月,安徽省公安廳成立打擊此類犯罪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整合情指、治安、刑警等警力資源,統籌推進線索摸排、案件調查、移送起訴等工作。同時,要求市縣公安機關比照省廳做法,由食藥環知森部門歸口同自然資源、林業部門對接,建立系統臺賬,確保工作持續性、常態化開展。此外,安徽省公安廳還下發通知,從線索全面登記、案件“應立盡立”、嚴格跟蹤督導三個方面,著重規范破壞農用地案件受理行政移送、初查以及立案偵查等環節辦理。
暢通行刑銜接 切實匯聚工作合力
安徽省公安廳會同相關部門,聚焦辦案實務,在全國率先出臺《安徽省自然資源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還與國家林草局合肥專員辦建立工作協作辦法,確立定期聯絡、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等打擊涉林違法犯罪機制。同時,聯合專項行動,會同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持續開展打擊破壞耕地林地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明確檢察機關監督行刑銜接全過程,嚴防以罰代刑、有案不移。切實形成行政監管、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監督齊抓共管、同向發力的良好局面。
堅持以打促防 推進打防良性互動
深入開展“昆侖”“清風”等專項行動,加強日常線索摸排,案件查深挖透。推動快破現案、深挖擴案、多破積案、督辦大案,嚴厲打擊破壞耕地林地違法犯罪,最大限度以打促防。針對非法占用耕地林地典型案例,會同行政部門、檢察機關,聯合掛牌、聯合督辦,嚴打震懾犯罪,實現“打擊一案、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打防良性互動。堅持“防為主、防為上”,在案件偵辦中注意發現新型犯罪手段、行業“潛規則”、監管漏洞盲區等,及時告知行政機關,健全機制、應對處置,實現全鏈條監管。
注重分析研判 及時把握規律變化
安徽省公安廳圍繞環境資源類犯罪情況,不間斷開展月度、季度、年度分析,及時研判犯罪變化趨勢。從分析結果來看,基礎設施未批先建、傾倒建筑垃圾、挖塘養魚等破壞農用地情形居多。今年5月,從法律適用、發案原因、規律特點、取證要點等方面,編寫了《傾倒建筑垃圾破壞耕地林地等農用地犯罪案件偵查工作指引》,實現此類犯罪精確指導、精準打擊。樹立數據導偵思維,搭建數據模型,發揮數據效能,引領實戰打擊。
劉海石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加強與檢察機關、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在信息互通、技術支持、行刑銜接等方面的協作配合,借助各自優勢,充分調動資源,網上網下并重,進一步提升打擊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