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下稻浪翻滾,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稻香。日前,記者來到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五柳村香稻米生產基地,看到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基地正中央豎著一塊標牌,上面寫著“夾溝老香稻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區”,這里的稻田散發的香氣更加濃郁?;刎撠熑藢O敏建告訴記者,這一塊試驗田的稻使用傳統老香稻原種擴繁,口感獨特,屬于高端綠色農產品。
夾溝鎮五柳村、鎮頭村一帶三面環山,豐富的山泉水和肥沃的土壤為香稻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該鎮香稻米有著“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的美譽。
近年來,通過“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規?;洜I,該鎮形成了香稻米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但美中不足的是,獨有的自然芳香有所減淡。
去年初,埇橋區夾溝香稻米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從國家種質資源庫申請領取了5粒夾溝鎮香稻米原種,在基地進行雜交繁育,力求傳承并改良香稻米優良基因。工作站還聯合省內外農業科研部門,通過加代繁育、提純復壯、雜交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克服了老香稻因稻稈過高易倒伏等弱點,保留和突出了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等優良性狀。隨著試驗成功,基地開始逐步擴大改良老香稻的試種面積。
今年8月1日起,《宿州市夾溝香稻米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省首部單一農產品保護地方性法規。該條例明確規定,要加強夾溝香稻米種子提純工作,對育種、示范推廣、種質資源保護等予以扶持,同時細化了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
“這一條例促進了夾溝香稻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讓我們種植戶發展產業更有底氣?!睂O敏建說。
在科技特派員的幫助指導下,基地還改進了種植模式和栽培技術,實現了節本增效。據孫敏建介紹,從去年6月起,基地推行直播密植模式,使用精播機,直接將種子播進地里,平均每畝節省600元人工費,香稻米單產從450公斤左右提升至560公斤左右?;剡€引進了稻蝦共養模式和農旅融合新業態,不僅進一步提升了香稻米品質,每年還增加了數十萬元養殖和旅游收益,并吸納了一批周邊群眾就近就業。
“通過科研創新,夾溝香稻米不斷優化升級、拓展市場,已成為宿州市綠色農產品的閃亮‘名片’,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富民產業?!彼拗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五一”前后,在首屆宿州高端綠色農產品杭州展示展銷會上,夾溝香稻米被杭州人“掃貨”,展銷會還沒結束就已售罄。
目前,夾溝鎮形成2500余畝香稻米生產基地,組建農業公司2家、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5家,輻射帶動包括眾多脫貧戶在內的700余戶農戶發展香稻米產業,每年每戶毛收入在10萬元至20萬元。(記者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