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1月15日電(記者劉美子)記者15日從安徽省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大會上獲悉,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指導意見》,提出六項重點任務,按“一梁五柱”布局,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指導意見明確,“一梁”是高揚思想旗幟,“五柱”是壯大主流輿論、保護文化遺產、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
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航拍。(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根據指導意見,安徽在高揚思想旗幟方面將實施推動理論宣講走深走實、提高理論研究闡釋水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等5項工程,到2027年力爭打造3至5個宣講品牌,培育1至3個國家高端智庫,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闡釋成果。在壯大主流與論上,安徽將通過優化傳播矩陣,重塑生產流程,重組生產單元,重構評價體系,建成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為保護好中華文化的安徽樣本,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安徽將實施文物和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推進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利用、深化安徽文化研究闡發等工程,重點推進繁昌人字洞、淮南武王墩等重點考古發掘,加快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謀劃建設淮河文化公園、徽州文化公園;實施百項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提升行動;推進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利用,實行建檔立卡、掛牌保護,編制規劃、科學保護,出臺條例、依法保護。
指導意見還明確,在打造文化精品上建立重大項目“揭榜掛帥”機制,每年遴選100個重點項目列入省級項目庫,構建“儲備一批、創作一批、推出一批”的工作格局。與此同時,創辦新安文藝獎,設立安徽省文化精品發展基金,提高重大文藝項目創作資助標準,更好發揮文藝評獎的導向激勵作用。
在提升文化服務上,安徽將通過實施重點文化標識、公共文化空間工程等,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打造一批文化遺產地標、紅色文化地標、地域文化地標、城市文化地標、名人文化地標、公共文化地標,構建安徽公共文化標識體系。
此外,指導意見提出,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工程,建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每年遴選10個重大項目,開展清單化閉環式調度;建設一批高水平園區,編制全省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建立省級統籌協調機制,探索與滬蘇浙先發地區共建文創園、園中園等模式;深化省屬文化企業改革,實行清單式管理。